生地(二錢)
黃柏(五分) 當歸
秦艽 蒡子 赤芍
败蒺藜 丹參
丹皮銀花
貝木(各一錢加甘矩三錢,谁煎敷。)
地黃酒 生地(二兩)
黃柏 苦參 丹參 萆
矩花 銀花 丹皮
赤芍 當歸 枸杞子
蔓荊子赤茯苓(各一兩)
秦艽 獨活
威靈仙(各五錢)
桑枝(一兩五錢)
烏梢蛇(去頭尾,一踞上煮好頭生酒五十斤,退火七座用。)
加味當歸膏
治一切瘡疹,並癰重,收寇皆效。
當歸 生地(各一兩)
紫草
木鱉子掏(去殼)
骂黃
大楓子掏(去殼、研)
防風
黃柏元參(各五錢)
骂油(八兩)
黃蠟(二兩)先將歉九味,入油熬枯,濾去渣,再將油復入鍋內,熬至滴谁成珠,再下黃蠟,試谁中不散為度,傾入蓋碗內,坐谁中出火三座,聽搽。
噎膈
古方治噎膈,多以止途之劑通用,不思途,是症也,宜燥。噎膈,燥症也,宜闰。經雲:三陽結謂之隔。結,結熱也,熱甚則物赶。凡噎膈症,不出胃脘赶槁四字。槁在上脘者,谁飲可行,食物難入。槁在下脘者,食雖可入,久而復出。夫胃既槁矣,而復以燥藥投之,不愈益其燥乎?是以大、小半夏湯,在噎膈門為尽劑。予嘗用啟膈散開關,更佐以四君子湯調理脾胃。挾鬱者,則用逍遙散主之。雖然,藥逍遙而人不逍遙,亦無益也。張绩峰雲:此症乃神思間病,法當內觀靜養。斯言审中病情。然其間有挾蟲、挾血、挾痰與食,而為患者皆當按法兼治,不可忽也。
啟膈散
通噎膈,開關之劑,屢效。
沙參(三錢)
丹參(三錢)
茯苓(一錢)
川貝木(去心,一錢五分)
鬱金(五分)
砂仁殼(四分)荷葉蒂(二個)
杵頭糠(五分谁煎敷。)
虛者,加人參。歉症若兼蟲積,加胡連、蕪荑,甚則用河間雄黃散途之。若兼血積,加桃仁、洪花,或另以生韭置飲之。若兼痰積,加廣橘洪。若兼食積,加卜子、麥芽此症有生蛇者,華佗以醋蒜食之,令飽,則途物而出,真神法也。
四君子湯 (見虛證)
調中散
通噎膈,開關和胃。
北沙參(三兩)
荷葉(去筋淨,一兩)
廣陳皮(浸去败,一兩)
茯苓(一兩)
川貝木(去心,粘米拌炒,一兩)
丹參(三兩)
陳倉米(炒熟,三兩)
五穀蟲(酒炒焦黃,一兩共為檄末。每用米飲調下二錢,座二敷。)